吾将远航

我前几天偶然看到一本书,叫《扔掉书本上街去》,里面的一段话让我产生了共鸣:

1960年那场反对日美安保条约的斗争结束后,遭受失败的年轻人身心疲惫殆尽,呆呆地望着远方。在远离闹市的酒馆里,杰利·藤尾唱道:

我想走在不知其名的街上,
我想到远方的什么地方去。

我也想走在不知其名的街上,
我也想到远方的什么地方去。

 

2019-2022

好久不见,本失踪人口回来了~

其实大学毕业以前,我还是个活跃在网上的人,经常输出一些有的没的博客,写一些有的没的 Repo,刷一些有的没的 Lab,看一些有的没的 Paper。说起来,在毕业前我还特意把之前的博客都移走了,因为觉得文笔太菜,写的内容太水,只留下了一篇 Hello world,说是要好好输出技术知识。

然后呢,就变成了现在这样,再也没更新的博客,再也没变好的文笔。略有点好笑,我现在有一大堆的话题想说,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了,你们权且听我慢慢讲吧。

今天想要跟你们说的内容主要是工作对我的影响,就从一份工作开始说起吧。

2019 年,也就是大三上的时候,我感觉很迷茫,我不知道在校学的那些数据结构、操作系统、编译原理等等,到底有啥用。我开始尝试跳出学校,去外面的互联网公司看看。还挺幸运的,找到了一个非常注重技术的小公司,扇贝教育。当时的我,简历一篇空白,只有编译原理的课设作业:一个简陋的 C 语言编译器,以及一个简陋的爬虫网站,看着 Django 的教程随便写的。但很幸运的是,当时的面试官并不介意我菜,觉得我学习能力强,就把我招进去了。

于是迷茫的本小白,开始逐渐在扇贝里了解到后端开发的技术栈。想想这段经历对我来说真的挺宝贵的,如果当时找第一份实习的时候,没有选择扇贝,或许我没有办法了解到后端开发的技术栈到底是什么,互联网内部的气氛是怎么样的,各个同事是怎么协同开发的,等等。也很感谢当时认识了一些特别酷特别包容我的同事,尤其是我的 Mentor。一开始的我,有 80% 的东西都听不明白,也理解不了业务怎么实现。还好周围的同事并不嫌弃我菜,在扇贝实习三四个月之后,我成长为了一个了解后端技术栈的、有明确学习方向的、编程能力还行的青铜选手。

在上手业务之后,我开始不满足于此,我想去看看业界其他公司都在做什么,于是我在大三下离开了扇贝。想起离开的那天,我真的很不舍,在公交车上哭成泪人,或许当时的我还完全不习惯告别吧。

离职之后,我在学校一边补后端基础,一边广撒网找实习。但时间点有点尴尬,属于春招刚结束,秋招又还没开始。很巧的是,在 Boss 直聘上,有一个头像是泡面的人收了简历之后,向我发起了面试 hhhhh,这个人就是我之后在 Bilibili 的 Leader ~

可能是我已经掌握了怎么做业务开发,所以在阿 B 的日子非常轻松幸福,每天撸猫,围观同事打游戏,去三楼练习夹娃娃的技术,有时还能追星,买个周边。内部技术氛围也超级棒,各种中间件、Web 框架、DevOps 工具都非常好用,经常有技术分享,并且大家都愉快的讨论技术。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二次元的关系,我遇到的破站人都很友好,没有什么距离感,包括总监、素未蒙面的同事,企微的聊天充满快乐的气息。也正是在这种有爱的环境下,社恐的我逐渐变成了一个好像有点社交牛逼的人。

在破站的日子,我成长为了一个知识面相对全的程序员,开始探索更复杂更有挑战的事情。那段时间刷完了 MIT6.824,再后来毕设写了一个多存储引擎的分布式 KV 数据库,还挺有成就感的。

到了秋招,其实没太准备,因为当时在破站待着也挺开心的,但心里还是想去看看能不能有更好的机会。投了一圈简历,阿里岗位不 Match 挂了,字节二面挂了忘记原因了,腾讯面了五轮等了两个月,没想到最后拿了微信的 Offer。纠结再三,决定去微信看看,1 是学生时代莫名有的大厂情怀,2 是觉得破站能给我的,腾讯也能。离开破站的时候觉得好难过,但当时的我坚信,我一定还会见到这群可爱的朋友。

2020 年 7 月毕业到现在,在微信待了快两年。这两年怎么说呢,感觉有点糟糕,

我没想到加班对我的生活有翻天覆地的影响。首先,加班让我的时间加速了,感觉这一年两年好像啥都没干就过去了。我也丧失了时间管理的能力,每天睁眼上班,回家闭眼睡觉。其次,加班侵占了我大部分的精力,我没有什么精力再去做工作之外的事情,比如写博客,看书,看源码。最后是,加班让我变得情绪不太稳定,容易暴躁且不快乐,明明我以前不是这样的。

再说成长,我来微信之前,看了很多吹技术的帖子,信以为真 hhhhhhh。来了腾讯之后,真的是失望了。腾讯总体是以业务为单位进行技术闭环,简单点说就是,有 N 个产品就有 N 套重复的轮子。拿微信来说,别的 BG 的轮子是不可能用了,同个 BG 内,老微信有一套轮子,企业微信也有一套,微信读书也有一套。我刚来的时候,发推吐槽过微信的 K8S 才开始推,更好笑的是,企业微信到现在连 K8S 都没搭起来。腾讯作为一个产品为导向的大公司,就意味着,它的技术是用来辅助产品的,技术新不新无所谓,只要产品没事就行。再加上历史包袱很重,导致没有人敢轻易做改动。但值得庆幸,我所在的组技术氛围还不错,这两年我对监控领域、DevOps 体系有了比较深的了解,也对高并发场景的架构设计有了一些经验,收获还是有不少的。

在这恶劣的工作环境下,让我重新又迷茫了起来,我想去一个不加班的地方,每天除了上班还能干点别的;我想去一个技术栈跨度大的地方,不是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位置,每天做着相似的事。但是,我又不知道离开微信之后,我该去哪里…

 

契机

没想到,让我做出改变的,是裁员。虽然微信还没开始定会议室,我也不是被毕业的那个,但层出不穷的裁员消息,让我有些担忧互联网的未来。综合历史发展来看,我得出一个结论就是,传统互联网将开始走下坡路,不管是国内大环境不好,还是各个方面已发展到瓶颈期。就连腾讯这样综合实力很强的公司,都开始非常猛烈地裁员,足以确认传统互联网的未来堪忧。

于是,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职业生涯,开始探索新的领域和方向。很巧妙,我在推上看到有人在讨论 Web3.0,听起来挺有意思的。在我深入了解之后,预感到这是个机遇,不如从已经饱和的 Web2 跳槽到 Web3 公司看看?

国内互联网是个圈的奇妙现象又发生了,当我在看 Web3 的开源项目时,看到了两三个非常熟悉的用户头像,一个是扇贝前同事,两个是破站前同事。分别跟他们聊了会,了解到了这个年轻活力且非常有潜力的创业公司。

非常愉快的,我在周末投了简历,面了两天,在周二收到了 Offer,当天就找组长提了离职。组长问我怎么这么突然,我说我也觉得挺突然的,突然碰到了机会。真的很幸运遇到现在的伙伴,让迷茫了一年多的我,重新找到了目标~

 

新的开始

区块链行业对我来说并不熟悉,感觉来了另外一个世界,兴奋且期待。我相信,去中心化是必然会发展起来的,也相信 Web3.0 的产品能在未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。从零开始的我,已做好准备去探索区块链世界的快乐~

除了工作内容改变之外,我将在之后长期远程办公。这对我来说,其实非常重要,我是一个不喜欢被安排的人,不喜欢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里,我喜欢自己管理时间。之前加班对我的限制太大了,我从早晨 10 点到晚上 10 点,都活在 Leader 眼皮子底下。但其实,我喜欢大晚上写代码,我喜欢工作一会然后到外面走走,我喜欢画画和拼乐高放松一下等等,现在我终于可以这样干了!但同时我害怕自己会失去社交能力,毕竟在腾讯的苦逼日子,我已经从大学的社牛退化到了极其社恐的状态,这一点希望可以有解决的方法。

总而言之,我很开心,我似乎找回了那个单纯喜欢写代码、喜欢技术的自己,在未来的旅行中,不知道会发生什么,但我已准备好了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