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闲书阅读记录

22年末的时候,我在做年终总结,猛然发现我22年只看了3本杂书(震惊),于是给自己立了一个新年Flag:

每个月至少读一本书

很开心,这个月我读了3本了,收获超出预期,给我了非常多的启发,所以我打算花一些时间来整理它们。这个月读的书分别是:(按时间排)

  1. 《软瘾》
  2. 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
  3. 《月亮与六便士》

 

1. 你的生活应该更充实

《软瘾》这本书一开始我以为是什么鸡汤文学,之后发现它非常的实用。这本书主要是从识别、摆脱软瘾这两个方面展开,它对于软瘾的分析并不是停留在表面,更多的是引导读者探索软瘾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,解决最根源的需求从而摆脱软瘾。

在看这本书之前,我以为我只是有时候会「拖延」,有时候太累了会想刷视频「放松」,但实际上,我存在更多的问题,只是我不想承认,或者我没有意识到。

书中提到软瘾有四类:行为、逃避行为、情绪/生活方式、食物/消费品

(下面简单摘录了一些原文的解释)

  1. 行为:任何行为一旦过度或被用作心不在焉或逃避感受的手段,都可能变成软瘾
  2. 逃避行为:活动是你做的事,逃避是你不做的事。
  3. 当情绪和生活方式成为习惯性反应,而不是对情绪的真实情感反应时,它们就会变成软瘾
  4. 习惯性地沉溺于某物可能是一种软瘾

我跟着书上的方法,发现了我有以下这些软瘾:

  1. 无法控制自己吃甜食,如果有一包糖在我旁边,我会不停吃糖,如果我焦虑或者难过,会吃的更多 (食物)
  2. 当有很多事情堆积的时候,我会逃避、拖延。最明显的就是,我每次出门旅行之前,需要整理各种东西,我就会一直拖延 (逃避行为)
  3. 熬夜,每次要睡觉之前,我就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接口:看完这篇文章、看完这个视频…(逃避行为)
  4. 习惯性拿起手机刷视频、消息,从早上一睁眼,到晚上睡觉之前,我好像离不开手机,时不时就想看一下(行为)

虽然这些行为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害处,但是它们浪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让我的大脑麻木,使我很难听到内心的情绪。我去年在10105的时候,我一段时间周末是靠着刷手机度过的,但它并没有让我变快乐,相反,它让我越来越焦虑。

学会识别软瘾之后,这本书从思维、过去的经历、精神需求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软瘾,这一部分也是带给我非常大的启发。在此之前,我一直在找各种各样的借口,来说服自己这些行为是合理的,所以我也从来没有分析过它们为什么出现,没有探索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。

这本书带给我另外一个帮助是,它鼓励我去构建我的愿景,去思考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、想过什么样的生活。随着软瘾和加班(以前)对生活的侵蚀,我的渴望好像在慢慢变少,这是一种很怪的感觉。软瘾好像让我丢了一些情绪、欲望,让我慢慢地迷失在一个逃避的房间。所以,当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,内心深处的渴望好像又被唤醒了。

我在之前的study vlog有写下过我的核心决定,在这里我想再次记录下我的野心:

  1. 我想拥有更加充实的生活,
  2. 我会认真地体验生活,勇敢迎接生活所带给我的一切
  3. 我想好好的关心自己,爱惜自己的身体,感受所有的情绪
  4. 我想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追求上,努力为这个世界和他人创造一点点价值

你的生活应该更充实,没错就是这样!

   


2. 为什么我会是我
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在我的书单里躺了很久,上次去书店的时候,我买了两本书,其中一本是它,另外一本是《去往猴面包树的旅程》。

这本书一开始是我男朋友推荐我看的,他觉得我有时候会突然爆发一些情绪,所以建议我看看。当然,我自己也知道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很差,虽然我可以通过写日记或者看书的方式有效消化情绪,但在情绪爆发的时刻,我是不知所措的。

很意外的是,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非常大,毫不夸张地说,它可能是23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书。它不仅仅教会我如何控制情绪,还告诉我这些情绪是怎么出现的,“为什么我会是我”。

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非常重要,我之所以写日记,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我在探索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样子,这本书带着我找到了一部分的答案。而当我越感受我自己,越能理解我的情绪的时候,我越有力量去控制我的行为、情绪,越有自信去改变我自己。读完这本书之后,我甚至有些兴奋,我非常期待未来越来越强大的我。

说说这本书的内容吧,蛤蟆先生一共找苍鹭咨询了十次,我觉得每一次咨询的信息量都挺大的,我想展开说说文中提到的三种状态:儿童自我状态、父母自我状态、成人自我状态  

2.1 儿童自我状态

(摘抄一些书中的原话)

  1. 当我说一个人处在“儿童自我状态时”,我是指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。这不同于“幼稚”,而是“像孩子一样”

  2. 儿童的基本情感:快乐、深情、愤怒、悲伤、恐惧

  3. “儿童自我状态”,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,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得所有情感。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,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。幼年时,这些基本情感追歼发展演变成更微妙、更复杂的行为模式,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,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,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。正因为这样,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,让我们自动做出发应,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。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。

  4. 婴幼儿不能用逻辑或有意识地去想明白如何应对父母的行为,“但他们会从经验中学习。这样的学习不仅涉及用头脑思考,也涉及全部的自我。我们学到的是一种生存的策略,并发展处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。这些调整,就像原子核一样,以后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形成和发展。当然,人生后面阶段的许多事情也会对我们造成影响,但这些最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,所以我们无法否认也无法忘记它们。”

这本书之所以会带给我冲击,有很大的原因是,它让我明白童年的经历对人生的影响是很大的。

就算是成年之后,我们仍然有很多行为,也都来源于童年这个人生最早期的学习经历。在我们一次次的学习之后,衍生出了一系列无意识的行为和情绪。这些东西是后续很难去改变的。

就像书中蛤蟆一听到“作业”这个词就感到压力,很多事情已经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,当我们经历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的时候,就会像条件反射一样激发出某种行为。

看到这里的时候,我突然能明白为什么我会对某些事情感到害怕了,比如说我很害怕一群人的目光,我觉得是因为我小时候我爸对我很凶,有时候我犯错了我爸会在街上大声指责我,这时候就会有很多路人围观我,久而久之就觉得别人的目光是不友善的,那种注视让我觉得不舒服。除此之外,我还经常被父母怂恿表演节目,在各种场面唱歌跳舞也都干过,感觉都没有留下什么很好的回忆。当然,我相信我怯场的原因肯定是复杂的,不单单是以上提到的这几件事。

但当我明白了我为什么会这样那样的时候,我一瞬间就释怀了,我一直以为很多东西是「性格」、是「天生的」,但它们可能只是早期的学习经历形成的行为模式而已。

那就意味着,我可以改变它们。  

2.2 父母自我状态

  1. 挑剔型父母自我状态:爱批评人、愤怒、严厉、挑剔,每个人都有“父母自我状态”

  2. 处于“父母自我状态”时,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。记住,他们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,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。“父母状态”包含了自出生起,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,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,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。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,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。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,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。

  3.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,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。”

  4. “这么说也许有点残酷,蛤蟆,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,也只有你自己。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。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?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?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,你能开始爱自己吗?”

我自知我一个对自己很挑剔、容易焦虑的人,在看这本书之前,我对我的焦虑一点办法也没有,虽然学习能减轻我的焦虑,但它一直存在我的心里,时不时会让我睡不着。

我妈是一个对我非常严格,会考虑很多事情的人,就比如我前几天我跟她说,我在想这几年要不要去留学,长长见识,都还没决定去不去,她已经在考虑我可能留学之后30岁找不到工作了 _(:з」∠)_。据我观察,很多父母在思考孩子的问题的时候,都是如此「未雨绸缪」。

我觉得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,继承了我妈的焦虑的人。和我相反的是我男朋友,他爸妈比较佛系,也不怎么管他。所以我们在旅游的时候,我一定是会把旅游攻略查个遍,制定完美的行程计划,而他就是什么也不计划,到那边的时候再看。(举个例子)

苍鹭的话把我点醒了:“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?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?你能开始爱自己吗?”,以前的我经常觉得自己这个做得不好,那个做得不对,但当时我觉得这种严格的自我批判是无法控制的,「我就是这样的人」。

这本书带给我最直接的帮助就是,它教会我如何平复焦虑,如何对自己宽容一点。  

2.3 成人自我状态:

  1. “成人自我状态”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在行事。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。在这个状态下,我们能计划、考虑、决定、行动,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。处于这个状态时,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,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,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。相反,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,基于事实在决定要怎么做。

  2. 只有在“成人自我状态”的时候,你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,评估自己的行为,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,当然这一点很难做到。

  3. 没人能强迫别人进入他们的“成人状态”,你只能鼓励他们,就像我一直在鼓励你一样。但我没法强迫你,只有你自己能决定要怎么做。

  4. 难,是因为这个过程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。我们在另外两种状态时,像父母或儿童一样行事,几乎不需要去思考,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、说什么,就好像在演戏一样。

当我们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或父母自我状态下,我们只要调取童年的记忆,就可以自然的「表演」儿童或者父母,以往的经历教会我们在相似情境下不经大脑就能自动做出反应。而“成人自我状态”是在童年之后,慢慢学习而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。

苍鹭说了一句特别有力量的话:“如果你为自己负责,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。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,更重要的是,有力量改变你自己”。

无法否认的是,家庭环境和童年已经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,但这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,人无法选择他的出身。但我们可以选择为自己的情绪、行为负责,选择成为更好的人。

这本书在各个方面都改变了我应对情绪的方式。比如,当我生气的时候,我很快就会镇定下来了,思考我刚刚为什么会生气,我是处于什么样的自我状态,然后开始理性地分析当下的事情。

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力量去感受情绪,控制情绪。这个过程看起来异常艰难,因为需要不断地和以前的行为模式做对抗。但实际上,当我开始理解我的情绪的时候,我好像就已经获得了足够改变自己的力量。

看完这本书的那一刻,我觉得我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。它会带给我什么样的影响,我非常期待。

   


3. 如果可以,我也想到一个孤岛上,对着月亮发呆

前段时间偶尔看到一个视频:当废物也没关系,提到了《月亮与六便士》这本书,引起了我的注意。其实我小学的时候读过一次,但作为一个小屁孩,对世界并没有太多的认知,只记得主角放弃妻子孩子,勇敢追梦去了。过了十年再读,感受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
当一个人放弃了舒适的家庭和一份看起来不错的工作,孤身一人到异乡重新开始的时候,世人只会觉得这样的人可笑。四十多岁的斯特里克兰突然之间,放弃了证券的工作,默不吱声地离开了他的妻子、孩子,来到了巴黎。当作者问到斯特里克兰,究竟为什么离开他的家庭。斯特里克兰说:「我想画画」。

我起初以为,他想成为一个大画家,去追求自己艺术上的成功。但后面发现,全然不是这样。他既不想出名,也不卖画,甚至不怎么给别人看他的画。我开始感到疑惑,他放弃所有,也并不是想成为一个大画家,那他是想做什么呢?

抱着这样的疑问,我从下面的对话中,找Django-MTV.md到了一丝线索:

- “如果是在一个荒岛上,除了我,没有人能看到我写的东西,我怀疑自己还会不会写下去。”

很长时间,斯特里克兰没有说话,但他的眼睛奇怪地闪着光,仿佛他看到了什么,让他的灵魂欣喜不已。

- “有时候,我想去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孤岛,在那里,我可以住在无人知晓的山谷中,四周不知名的树木环绕,寂静无声。在那儿,我想我可以找到我想要的东西。”

虽说作者在之前就有很大的篇幅来说明,斯特里克兰是一个完全不在乎他人评价、金钱、权利、名誉的人,但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,我更深地体会到他超乎常人的「自我」。我完全没想到,他画画只是为了把所见、所想画出来而已。这种过于简单、纯粹的理由,在这复杂的社会中似乎很难让人信服。我们总是在追求一些有「意义」、有「价值」的事物,然而这些意义和价值几乎都来源于他人或者是社会层面,很少会追求自己精神世界上的意义。

但在故事的结局,斯特里克兰最后真的去了一个孤岛,在那里他找到了他想要的生活、伴侣,在病死之前完成了自己想表达的所有东西。不知道为什么,我看到结局的时候非常的感动,我甚至觉得这个结局很美好,一个追求精神世界的天才,他最后完成他的使命,在临走之前仍然有一位与他灵魂契合的妻子在身边陪着他。

这本书我觉得是分为3个部分的,一是斯特里克兰抛下一切从伦敦到巴黎画画,二是斯特里克兰、布兰奇、斯特洛夫三个人之间的悲剧故事,三是斯特里克兰从马赛流浪到了塔希提岛,在岛上度过最后的平静时光。

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是,斯特里克兰和斯特洛夫完全相反的人生选择,前者是主动抛下一切,背井离乡追求灵魂自由,后者是因妻子背叛而感到一无所有,决定从巴黎回到荷兰老家。我觉得大多数普通人应该会和斯特洛夫做出相同的选择,包括我自己也是,我们只能看到一些我们上表面有的东西,当这些东西失去了,我们就会开始怀疑人生,就会想要回到最初的起点,起码在那还存在一些我们所拥有的东西。

“如果可以,我也想到一个孤岛上,对着月亮发呆”,我为什么这么说呢,是因为我打心眼里羡慕斯特里克兰,很羡慕他那自由的灵魂。我总觉得我的灵魂被很多东西禁锢着,感情、物质、舆论等等,我没有办法像他一样可以不顾所有人,想去哪去哪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。所以,就算他最后暴病而死,我仍然是很羡慕他的,就像我上面说的那样,我觉得结局很美好。

但作为一个背负太多的成年人,我只能退一步说,或许我不用去孤岛,我在任何一个地方,只要我想,我也可以对着月亮发呆。如果不行的话,也可以再退一步说,或许我累的时候,偶尔抬头看看月亮。也是挺好的。